孫以瀚說,中研院是可以向美國校方申請陳慶士相幹資料複本,不過當時他們想說美方都還沒結論,應該也不會先給,過去也沒雷同案例翻譯
外界質疑中研院歷經翁啟惠案,明明已啟動學術倫理相關規則及各級辦公室,為何還産生此事?孫以瀚表示,院方已增強事前開學術倫理相幹課程,惋惜仍是有人會犯翻譯中研院並不是處置慢,客歲得知此過後,陳慶士向中研院申請的有個計畫案就沒過翻譯只是中研院基於律例, 但在沒正式認定前,只能假定陳慶士無辜,司法上也是如此,何況這事又在國外産生翻譯
孫以瀚說,陳慶士當時說,他所有資料、數據都被美方查扣,中研院基於所有資料都在美國校方那裡,且美國的查詢拜訪都還沒出來,基於沒有確切證據,自然沒法做出處罰,況且也得讓當事人有足夠機遇為本身申明,不外從客歲底,中研院已啟動學術審議法式,做過初步分析。
陳慶士昨天發表公然信,指在國際期刊揭曉論文遭指控造假一事,確有「數據結果未按規定每日紀錄」以致事後晦氣舉證,卻也不察有誤,對此他深感抱歉,願為本身督導不周負起全數相幹責任。不外陳慶士的說法,與美國查詢拜訪陳說指是陳小我自動造假數據,有極大差異。
目前中研院已立刻交學術倫理委員會調查此事,孫以瀚說,認定有毛病,就會處罰,最重是解聘並追回研究經費,是不是追回薪水就還不肯定。院長廖俊智很關心此事,表達很遺憾,要他們盡快處置。
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查出八篇論文數據造假的中研院前特聘研究員陳慶士,去年8月就已請辭中研院生化所長。外界質疑中研院早知陳慶士有問題,怎讓他繼續擔負特聘研究員並支薪,中研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孫以瀚透露表現,中研院因為無切實事證,不得不等美方調查出來才處置懲罰;不外陳去年申請的計畫,中研院沒讓他過。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發布申報後,國際知名期刊《科學》網站也立即發布此事。孫以瀚示意,陳慶士去年9月示知中研院正受美國調查,但那時沒講很清晰,「鉦昱翻譯公司也是昨天看台灣新聞,才知道問題這麼嚴重」。
引用自: https://udn.com/news/story/11969/3063924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公司02-23690937